本味居茶業 Aged Taste International Inc.
  • About Us
    公司簡介
  • Products
    產品介紹
  • Videos
    影片專區
  • Contact
    聯絡我們
  • FAQ
    常見問題

  • 首頁
  • FAQ
普洱茶大都以【年代】做區分嗎?
普洱茶以一般在外面的說法都是以【年份】下去做區分,但這其實是較為淺層的說法,無法完全詮釋【後發酵的茶品】。
因此若是要區分普洱茶的好與壞,需要參考三個大要素,分別是:時間、空間,和環境。
(請參考下篇 何謂老的普洱茶? 一文)
如何倉儲普洱茶?
放倉(甕)的技巧並不難,所謂【人可以住,茶就可以放】,只要注意3點技巧就好
  1. 避光:茶菌若要生長,要避免光線直接照射,否則會造成茶葉碳化以及停止發酵的後果。
  2. 避異味:茶葉在變化的過程容易吸收味道,因此要避免放在香水或是臭味旁邊。
  3. 無需恆溫恆濕:茶菌生長須要節氣變化,千萬不可固定濕度溫度。若是固定除濕機或是冷氣房之下,茶葉只會氧化,而不會陳化,謂之可惜。
簡單來說,存放用具可以選擇未上釉的陶甕或是一般紙箱裡(有毛細孔讓水氣與空氣進出與儲存),地點可選擇一般的書房或是無異味的房間倉庫等等即可。
甚麼是【好的】普洱茶?
【回歸普洱茶的原始出發點】
 
這些年,慢慢有許多人開始在思考著「普洱茶的原點」究竟是什麼?
普洱茶在歷經千年歷史當中,不管此茶是經由誰的手或是採用何處葉料,始終都脫離不了「普洱茶越陳越香」這一詞。
 
然而,近年來開始慢慢出現「大樹茶」「古樹茶」「名山茶」「廠內茶」「私營茶」「乾濕倉」等名詞,可說是眾說紛紜,這是為什麼呢?難道,這就是所謂普洱茶千年以來的真理嗎?
 
現今社會資訊爆炸,傳播快速,因此在市場上生意人與生意人之間的競爭,也越演越烈。因此大家為了要讓自己的茶品更有特色,於是就紛紛在雜誌上創立了以上這些新名詞,來加以點綴自家的普洱茶產品。
 
但是真正普洱茶的真理,其實只有很簡單的三個大原則:物質、時間、環境。(請參考下篇 何謂老的普洱茶? 一文)。

千年以來,真正的普洱茶歷史中,沒有人在討論何謂大樹古樹等樹種,也不曾出現廠內廠外等名詞。因此將自然陳化的普洱茶套上此類的名稱時,可說是非常無聊之事。
 
很顯然的,幾年前來許多消費者已經被這些大樹、古樹等商業廣告用語所引誘。等到花大錢存放許多茶時,卻赫然發現「天啊,怎麼自己收藏了幾年的茶卻還是如此青澀無變化呀?」。
 
因此,吃過廣告悶虧的消費者們,在這幾年之內已經逐漸走回了「普洱茶真正的道路」,明白「茶就是要喝的,不是拿來迷幻的」的道理。也用他們的自身經驗藉此呼籲其他還受廣告影響的消費者們去正視普洱茶的正面道理,無須一昧的去追求那些所謂的大樹種或是千年古樹種等等,也無需迷惘於廠內或是廠外茶。
 
其實喝茶買茶的最終目的,只求一個「結果論」即可,那就是只要經濟許可、認識茶料與變化、逢低買進的情況之下,你所買到喝到的,那就是好的普洱茶!
 
何謂老的普洱茶?
放普洱茶以一般在外面的說法,都是以年份、品牌、價格三種方式下去做區分,但這其實是較為淺層的區分。

普洱茶的變化需要參考三個大要素,分別是:物質、環境、時間。

比方來說,茶要是存放時間久了,但是若用收縮膜密封起來沒讓它發酵(停止發酵),並存放在開放性空間讓茶的香味四散(無法聚香),那10年前的茶還是10年前的新茶樣子,不會有太大變化。
或者是,茶存放久了,卻老是跟新茶放一起,沒有加入老茶一起做培養與感染,如此放到再久,也不會有老茶的陳香醇味。

因此,沒有與自然與時間一起進行發酵的普洱茶,只會氧化、不會陳化,無法稱為【老的後發酵茶品】,謂之可惜。
所以先認清普洱茶這三個大要素的觀念,往後才能正確的區分普洱茶。

普洱茶會產生黃麴毒素嗎?
普洱茶是不可能自己產生黃麴毒素的。

黃麴毒素所生長的環境為豆類蛋白質的環境,屬於根莖類的普洱茶是無法提供黃麴毒素生長。黃麴毒素是由五穀雜糧、豆類的蛋白質物體含水過高感染 麴箘後所產生的質變,而普洱茶幾乎不含蛋白質怎麼會有黃麴毒素呢?

早在幾年前,台大食品所教授【孫璐西】早就已把普洱茶當作研究的一個項目,並針對四項最毒的黴菌分別實驗測試,其中就包括:【 黃麴毒素(aflatoxins)】、【赭麴毒素(ochratoxin A)】、【黃黴毒素(sterigmatocystin)】、【橘毒素(citrinin)】,這一個項目研究報告明確的指出在普洱茶當中並沒有這些毒素的成分存在,更指出普洱茶對人體無害,反而可以降低血脂、膽固醇等。

從全國博碩士論文中搜尋到一篇關於普洱茶的黴菌研究,碩士研究生陳秋娥是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孫璐西博士的指導學生,孫博士從事普洱茶研究已經很長的時間,所以這篇內容應該非常值得參考的研究報告。
 
此篇研究應該是以渥堆熟茶為研究方向,從市面上抽驗44件普洱樣品,從摘要中無法得知是否都挑熟茶還是生茶、熟茶都有,抽驗結果是均未發現有黃麴、黃黴、赭麴及橘毒素等四種黴菌毒素。之前常常有些報導說某位茶葉相關人士提到普洱茶最好要煮沸的傳言,也常常有想喝普洱又怕喝死人的朋友們一定會問的問題,在這篇報告應該可以暫時得到答案

                                                                                                                                                                              
【研究資料採自於:】
研究生:陳秋娥
出版年:2003
論文名稱:普洱茶中黴菌毒素之研究
英文論文名稱:Study of mycotoxins in Pu-erh tea
關鍵詞:普洱茶;黴菌毒素;渥堆
摘要:普洱茶是選用雲南大葉種茶菁製成,屬於後發酵茶,具有滋味醇厚回甘和特殊的陳香,除此之外,並以具有特殊生理功效而聞名。本研究室曾在衛生署的補助下研究 發現普洱茶具有降低血脂及延緩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之功效,故有助於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茶學界之研究認為普洱茶的形成,包括茶葉自身氧化、酵素促氧化及微生物的作用等。參與的微生物包括Aspergillus and Penicillium species,此二屬已知會產生黴菌毒素,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討普洱茶中可能存在的四種黴菌毒素- 黃麴毒素(aflatoxins)、黃黴毒素(sterigmatocystin)、赭麴毒素(ochratoxin A)和橘毒素(citrinin),本研究首先進行分析方法之確立,再抽驗各種普洱茶樣品 (44件) 檢驗其含量,普洱茶樣品來源有一般傳統市場與商店,所有44件樣品均未發現有此四種黴菌毒素存在。

本研究亦進行渥堆模擬試驗,將雲南大葉種毛茶分成三組,其中二組分別是滅菌過 (A組) 與未滅菌 (B組) 的茶菁將其接種Aspergillus flavus,另一組是未接菌種的控制組 (C組)。此外以花生為對照組(D組),確認接種A. flavus後會有黃麴毒素的產生。分別於5、10、15、20及25天取出樣品測定黃麴毒素,花生的黃麴毒素含量於第20天達最高峰 (12,173μg/kg),而後下降。接種A. flavus的毛茶中只有滅過菌的A組有檢出黃麴毒素(1.05μg/kg),且其量低於衛生標準,其餘B及C組皆未檢出黃麴毒素。
那些症狀不適合飲新(生)普洱茶?
因為新(生)普洱茶沒有經過充足的時間發酵,富有許多咖啡因、茶鹼(等等的興奮物質),因此並不是每一位朋友都適合飲用新(生)普洱茶。
所以有哪些朋友不適合飲用新(生)普洱茶呢?
 
  1. 便秘的人:因為普洱茶的兒茶多酚類物質對腸胃類粘膜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因而影響了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使大便幹結,引起便秘或加重。
  2. 神經衰弱、失眠症的人:由於茶葉中的咖啡鹼對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有著明顯的興奮作用,飲茶尤其是飲濃茶,會使人腦處於一種過度興奮狀態而得不到休息。
  3. 貧血者: 因為茶葉中的鞣酸會使食物中的鐵形成不被人體吸收的沉澱物。
  4. 缺鈣或骨折的人:因為茶葉中的生物鹼類物質會抑制十二指腸對鈣質的吸收。同時還能促使尿中鈣的排出,使人體鈣質少進多出,導致缺鈣和骨質疏鬆,使骨折難以康復。
  5. 患有胃潰瘍的人:因為人的胃裏有一種能抑制胃壁細胞分泌胃酸的磷酸二脂酶,而茶葉中的茶鹼會降低磷酸二脂酶的活性,使胃壁細胞分泌大量胃酸。
  6. 痛風病人:因為茶水中的鞣酸會加重患者的病情,因而不宜飲茶,更不宜飲泡得過久的茶。
  7. 高血壓或心臟病人:由於茶葉中含有咖啡鹼對人體有強心興奮作用,而這種興奮過程會影響到機體的生理活動,提高某些基礎代謝。
  8. 腎、尿道結石患者:茶中的鞣酸,會導致結石增多。
  9. 孕婦:飲茶過多,會引起貧血,使新生兒因母體供血不足而體重減輕。
  10. 哺乳期婦女:因茶中的咖啡因可通過乳汁進入嬰兒體內,使嬰兒發生痙攣,煩躁不安,出現無緣故的啼哭。
※以上幾點並不一定就適合所有人,而是要看個人之體質而定,所以以上幾點只供參考,不能一概而論。

資料取摘於【每日頭條】https://kknews.cc/zh-tw/health/qel8pey.html
您買茶的動機為何?
若是還不清楚自己對於購買茶品的動機為何時,建議朋友可從3個地方開始著手:
  • 是否自己要喝的?
  • 是否要投資的?
  • 以上兩者都有?
     
  1. 是否自己要喝的?
    若是要自己喝的,需要客觀看待,要選擇對自己和、朋友、和家人健康有益的茶,也必須要逢低買進,不可模糊無知的去期待它未來的進展。
     
  2. 是否要投資的?
    若是要投資用的,可分長期與短期投資,畢竟它不是全部拿來喝的。長期投資只要把握三點:茶菁是否正確?資金是否足夠?價錢是否逢低?
     
  3. 以上兩者都有?
    若是邊喝邊投資的,我常說的一句話:昔日我養茶,今日茶養我。這是理性的看待。不需注重品牌以及形狀〈緊壓茶或散茶都可〉,只要在無妨害自己的經濟之下,了解那三要,那便是超理性的投資。

但是目前業者在景氣壓力之下都各顯神通,眾說紛紜,向初學者催眠,以盲導盲,實為無辜也!建議您下手買茶前,先以客觀的心去認識它的世界。而身為賣家也要有客觀、責任、誠信的態度,若遇到對於過去、現在、未來茶知識有真理的了解,那你就是遇到善知識了。

最主要別忘記普洱茶的真實價值是由以下三元素而成:【物質 + 環境 + 時間】。【請參照 "何謂老的普洱茶?"】
甚麼是【龍珠】呢?
【龍珠茶】又稱【蟲屎茶】,乃廣西桂林之特產,外型如同小黑芝麻,茶香濃郁,氣韻十足,口感厚滑,略顯甘甜,湯色烏深,經久耐泡。
 
龍珠茶的傳說:
很久以前,一位窮苦的山民吃不起茶葉,用化香樹葉代替茶葉作飲料,後來不請自來的化香夜蛾在這位山民積貯的樹葉上產卵繁殖,終日勞累的山民起初開始熬茶時並未注意到這些變化,連葉帶蟲全放入鍋裏,直到茶水沸騰、香氣四溢時才引起了注意。這位山民經過細心的觀察思索,終於發現了蟲茶。

另有一種說法,清代乾隆年間,湘西城步苗民因不滿封建統治揭竿而起。朝廷派兵前來鎮壓,將苗民圍趕入了深山。這樣一來,苗民只能依靠採野菜摘茶葉等充饑。不料,這年野菜因乾旱而枯死,茶葉全被山蟲啃噬一光,剩下的只是遍地蟲屎渣。饑不擇食的苗民便將這種蟲屎渣撮來沖水喝,發覺其味道還真不賴。日後就喝起了這種所謂的“茶”,並命名其為“蟲茶”。
 
龍珠茶的分類:
龍珠茶基本上分為兩類,【人工養殖】以及【天然生成】,兩者價差通常約100倍左右。舉例來說,若是一台斤的人工養殖龍珠為$3,000 台幣,則天然生成之龍珠一台斤則大約為$300,000 台幣左右。


【人工養殖龍珠的製作工序】:
苗族人利用穀雨前後採集當地野生苦茶葉,或是化香樹、糯米藤、黃連木、野山楂等野生植物的鮮嫩葉,稍加蒸煮去除澀味後,待曬至約八成乾,再堆放在木桶裡,隔層均勻地淋上淘米水,再加蓋並保持濕潤。葉子逐漸自然發酵、腐熟,散發出撲鼻的清香氣息。化香夜蛾在這種香味的引誘下蜂擁而來,並在此產卵。
約過10多天後,一條條暗灰色的夜蛾幼蟲便破卵而出,佈滿了葉面,一邊蠶食著腐熟清香的葉子,一邊排泄著“茶粒子”。這些小毛毛蟲食量驚人,不用太長時間就會把堆集的腐葉吃光。這時,主人便收集這些“茶粒子”,剔除殘梗敗葉,曬乾篩淨,就得到顆粒細圓、油光明亮、色澤金黃的“化香蛾金茶”,即“蟲茶”。接著在陽光下曝曬後,還要在攝氏180度的鐵鍋裡炒上20分鐘,再按蜂蜜:茶葉:蟲屎按1:1:5之比例混合後復炒,除味去青,方完成特有之"龍珠茶"。
一般養殖龍珠茶有新味〈青草味〉,顏色較淺。

【天然龍珠的生成】:
茶蟲的排泄物所形成的,如果茶葉有農葯,茶蟲不能生存,茶若太新,茶蟲則也不待,故此不能得出這種龍珠茶。因此天然的普洱龍珠茶是由陳年普洱老倉庫所整理出來的,產量極稀少、因此昂貴。
"龍珠茶"是蟲類排泄物,登不上大雅之堂,也許有人對它產生一種不舒服的心理感受,但如果品嘗過它特有的馥郁氣韻並知道它的保健作用,你可能就會喜歡上它的。早在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蟲茶是一種很好的保健飲料。


如何分辨【龍珠茶】的真偽呢?
要分辨【人工養殖龍珠】與【天然生成龍珠】的真偽很簡單。

【人工養殖龍珠】因為需要翻炒去青除味,因此龍珠會粒粒分明,顆顆清楚。
也因為人工養殖的關係,因此茶蟲的排放顆粒比較肥大。如圖下:

也因為還是年份不夠與餵食茶蟲的原料不是老茶,因此【人工龍珠】喝起來還是具有【青草味】,茶湯為淺褐色。

--------------------------------------------------------------------------

【天然生成龍珠】則非常不一樣了。
天然生成龍珠因為茶蟲所選擇進食的原料皆為老茶,也因為自然陳放的時間較長,因此口感早已是醇厚溫和,無須經過【翻炒除味】,所以它一定還具有龍絲與氧化剝落的竹殼連在上面!如下圖:

也因為還是存放年份已夠與餵食茶蟲的原料都是老茶,因此【人工龍珠】喝起來還是具有【中藥甘醇香】,茶湯為濃黑色。


 
本味居茶業
Aged Taste International Inc. 
E-mail:agedtaste@gmail.com ​Direct: +886-975-121258   Address:No.76, Qilou 3rd St., Qieding Dist.,Kaohsiung City 85243, Taiwan.
本味居茶業
Aged Taste International Inc.
Direct: +886-975-121258
E-mail:agedtaste@gmail.com
Address:No.76, Qilou 3rd St., Qieding Dist.,Kaohsiung City 85243, Taiwan.